环球时报 2013年4月26日
有媒体25日刊文批评四川芦山县清仁乡副乡长杨成毅“撂挑子,把群众撂那了,置群众意见于不顾”,据报道,23日他所负责的村组发放救援物资时出现混乱,而他却不在现场,杨成毅也因其工作失误被就地免职。但后续的报道发现,事发当时,他是在其他组参与救灾,而且持续数天高负荷工作。事情还没有搞清楚,大家上来就批判,这类场景一再上演,充满情绪性的判断为何总是走在真相之前?
传播学上的“选择性机制”认为,人们倾向于接触、理解和接受与自己的既有认知、兴趣、立场、利益相吻合的信息。譬如说,如果有人之前就听说地震灾区官员贪污善款,那么他下次接触到相关信息时就容易相信。同理,如果某人对官府极度不信任,那他就容易接触并相信不利于官府的消息。
社会心理学上的“如愿式思考”认为,人们往往依据自己的好恶,而不是基于证据、理性和事实来思考和决策。很多人先有立场,再去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立场,知识分子亦不例外。所以美国舆论学大师沃尔特•李普曼说,我们往往是先有观点,才去看。
类似的例子很多。去年有人发微博称,乌鲁木齐西大桥附近有尊雕塑,美化汉族对当地的统治,并配图片,引发热议。后来,我和新疆友人特意赶到西大桥寻找这尊雕像,但遍寻未果。实地调查显示,西大桥附近无此雕像。可谓有图未必是真相!近日被热炒的江苏泰州官员“下跪求饶事件”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案例。消息和极富感染力的图片在网上传开后,不少网民及一些媒体纷纷加入“围剿”行列。但后来调查发现,事情远非那么简单。
根据社会学的研究,当一方被视为充满敌意时,在观察者眼里,对方会以敌意的方式行事,不论他们是否这么做,所以,观察者就会以敌视还敌视。这就是所谓的“冲突螺旋”。当冲突的双方都持有这种意象时,就出现了“镜子意象的局面”:双方都视对方为恶魔,而认为自己是正确的。一旦双方处于这种状态,就很难在短期内消除。我国社会管治的当务之急是,努力化解官民矛盾,防止滑向“镜子意象的局面”。
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指出,“不为受众接受的信息常被视为宣传或谣言。”公众的这种态度确立之后,该信源的任何信息都可能被视为宣传,遭到质疑和批判。所以,传播学者常说,“谁来说”比“说什么”重要。
一般而言,偏见越深的人,你的劝说越会加深他的偏见,即“反效果”。强烈的情绪还会使人的思维高度偏见。所以,在政治传播上,市场细分是必要的,针对不同受众,要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。遗憾的是,中国仍在沿用半个世纪前的政治传播理念和模式。
有人想当然地认为,说话者越少,信息控制就越容易;信息流量越小,管制成本就越低。事实并非如此。在特定时空内,信息流量过大或过小,都会损害社会稳定。都江堰工程的成功秘诀是“深淘滩,低作堰”,水流和信息流的控制异曲同工。
如今,对信息的管控能力已成为衡量政府施政水平的首要指标。在信息海量化的今天,恰逢中国社会转型,各种矛盾叠加,社会情绪很容易喷发。政府亟须摒弃不合时宜的信息管治理念,认真学习并切实尊重信息传播规律。
▲ (作者是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)
原文链接:http://opinion.huanqiu.com/opinion_china/2013-04/3875124.html